7月9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的2022年非常規油氣地質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辦。會議以“非常規油氣地質:新進展與挑戰”為主題,從技術創新的角度交流研討了非常規油氣地質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莫宣學、金之鈞、王成善、郝芳、侯增謙、鄒才能、成秋明、鄧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郭旭升、孫友宏,美國工程院院士德里克·埃爾斯沃思,以及來自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了會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孫友宏在致辭中說,隨著全球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致密油、頁巖氣、煤層氣正成為非常規油氣發展的重要領域。加快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利用,對提高我國油氣資源保障能力、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面對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重點方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也在積極整合力量,圍繞關鍵技術難題,聚焦前沿科學問題,開展攻關研究,繼續為我國油氣安全貢獻新的智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侯增謙在講話中提出,我國非常規油氣地質研究起步較晚,資源潛力認識不清,要加快明確非常規油氣地質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的突破路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對非常規油氣地質領域科學研究的支持。
會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德里克·埃爾斯沃思教授作了題為《在非常規油氣藏中創造和維持滲透性的挑戰》的報告,介紹了北美非常規油氣地質研究的熱點。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作了題為《非常規油氣革命:從常規到非常規》的報告,進一步深化了對非常規油氣地質基本科學問題的理解,闡明了非常規油氣地質研究對我國油氣工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中國礦業大學秦勇教授作了題為《中國煤層氣資源控制程度及可靠性分析》的報告,指明了深部煤層氣地質研究的發展方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劉大錳以題為《煤層氣儲層地質研究進展及關鍵科學問題》的報告,剖析了煤層氣地質的研究現狀,探討了煤層氣地質的關鍵科學問題。此外,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北石油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英國阿伯丁大學的相關專家依次作了非常規油氣地質領域的學術報告。
據悉,本次會議是中國地質大學70周年校慶活動“潛心工程”的系列學術會議之一,全面交流了非常規油氣地質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關鍵科學問題和熱點研究方向,對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地質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