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協莊煤礦智慧園區,清晰的區域劃分,整齊的陳列擺放,智能化生產設備被更多地應用到維修現場,讓人耳目一新。
牢固樹立“把小車間做成大工廠”的核心發展理念,協莊煤礦守正創新,優化工序,積極推進“1+1+4智慧園區”建設,全力打造“裝備智能化、工藝流程化、質量標準化、經營透明化、服務精準化”的現代化設備維修園區。
在智慧大腦區,透過大屏幕整個園區的角角落落盡收眼底。“有了智慧大腦,巡檢就像3D游戲,坐在電腦前我們就能完成。經營數據、各類報表一鍵導出,太方便了……”說起幫助園區實現一鍵操控精準調度的智慧大腦,防爆電器事業部經理安超滔滔不絕。智慧大腦設置“全覆蓋監控”“KPI預警”“內部管理”“實驗數據”四個模塊,用一部手機即可實現全程管控,賦能數據驅動管理,從而大大釋放了企業數據的價值。
創客中心的帶頭人柏貞松帶領團隊自行設計、編程、制作的冰墩墩、猛犸象、平安福等藝術展品,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為形成強力技術支撐,以創新促發展,他們以項目召集團隊,變問題為課題,變課題為成果;揭榜掛帥,開展技術攻關,破解問題瓶頸,實行課題懸賞制度。“變被動安排為主動揭榜,激發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柏貞松說。
示范區設備服務擬人化。參照就醫模式,為需要維修的設備建立檔案卡,詳細登記所屬單位、設備名稱、規格型號、設備編碼、送診時間、初診狀態等身份信息,實現設備醫院掛號、候診、分科診療的出診過程,通過清洗、拆檢、定損、談判、定價、維修、檢驗、交付等流程,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務。
透明區遠程會診動態化。在透明區,通過對所有的施工點、管理盲區、省外維修中心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做到全程留痕、工藝透明、質量可追溯。以強大的技術力量做保障,實現對省外維修中心設備遠程會診。“目前,我們有防爆電器、機械修理兩大技術團隊,可與省外維修中心遠程連線,進行會診,為設備現場維修提供技術支持,共同制定設備維修方案。”該礦泰潔科工貿公司副經理宋明說。
智能區裝備升級自動化。以智慧化管理、智能化裝備加持,促進企業實現“兩減三提”。投入使用激光切割機和焊接機器人,減少劃線、鋼板剪切、工件沖壓、鉆床加工、清理打磨五個工序,減少6名崗位工,實現遠程切割自動化與焊接無人化,既提高了工作質量,又優化了工藝流程。
精益區看板展示可視化。借助KPI預警平臺,對所有承攬的協同維修項目,進行全流程可視化管控。通過看板直觀展示協同項目工期及工程進度,并生成日報表,從而及時了解工作進展和制約項目推進的原因,第一時間分析解決問題,有效保證協同項目順利推進、按時完工。
除滿足本礦設備維修需求,協莊煤礦智慧園區還承擔新礦集團刮板輸送機、防爆電器、液壓單體支柱的維修任務。今年以來承接外部項目200項,實現營收1200余萬元。(齊魯)